儿童康复家园(小儿脑瘫/自闭症/语言障碍/发育迟缓等)

标题: 一岁以内婴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 [打印本页]

作者: 杨晨光    时间: 2017-7-8 09:51
标题: 一岁以内婴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
本帖最后由 王文亚 于 2017-7-10 08:50 编辑

随着精细运动能力的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也越来越重要,贯穿于精细运动之中,精细运动能力发育离不开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是精细运动能力发育的关键。从婴儿手的抓握动作发育可以看到,婴儿期抓握动作出现了初步的手眼协调即摆动物体的动作。进入幼儿期,在经常接触日常生活的物体过程中,逐步学会了熟练地摆弄和运用这些物体的动作能力。
手眼协调发育的过程:
手张开及双手抱握阶段(0-3个月)
俯卧位: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的作用,全身呈现屈曲状,下肢活动多见,上肢无法做分离运动。
仰卧位:一旦紧张稍有缓解可见到腕关节背伸,手指张开的动作。
上肢与躯干运动分离、眼和手眼协调运动发育机制:腕关节的不规则运动;拥抱反射、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使上肢出现强制性伸展

手功能开始发育阶段(4-6个月)
仰卧位:从颈部到肩部乃至躯干的抗重力伸展得到进一步的发育,仰卧位时手能向前伸出。上肢能够带动肩部一起向前伸出。
俯卧位:当需要一侧上肢向前伸展时,会诱发整个腕关节呈过伸状体。躯干的伸展也会诱发四肢的伸展以及波动全身。
视觉功能:眼球运动已经平稳,能够完成视觉诱导下的伸手和握持动作。
机制:在上肢支撑还不充分的阶段,常常通过颈部过渡伸展状态、利用对称性颈反射来增加上肢的支撑能力。

手功能多样化发育阶段(7-9个月)独坐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婴幼儿的双手,使得婴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双手协调自主控制动作得到迅速的发育,即进入了用眼睛引导手的动作、手功能呈现多样化发育阶段。
姿势变换对于手功能多样化发育的作用:姿势变换时通常通过伸展上肢动作作为支撑跌倒时通过伸展上肢动作得以保护自己,这样使得手功能得到迅速的发育与提高。
爬行对手功能多样化的作用:爬行练习手掌支撑体重的能力增强,同时也促进手掌拱形形状的形成以便能够更好的抓握物体。婴幼儿通过手掌向前向后以及左右做爬行运动,也促进了手指的外展、伸展,以及手掌桡侧和尺侧功能的分离。

手功能熟练阶段(10-12个月)
坐位:不再需要上肢保持身体平衡,使得腕关节和手指得到解放,逐渐能用指尖转动物体,使得手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育。
立位与步行:当获得稳定的立位平衡之后,上肢的运动功能发育逐步从姿势的影响中摆脱出来,能够完成更有自主选择性的够取、抓握、放下等动作。独立行走能力的获得更进一步解放了婴儿的双手,使精细运动有机会得到进一步发育。
手指分离动作发育:当尺侧3个手指能够屈曲之后,使得尺侧有了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完成示指指物的动作、能将小的物体放入到比较小的容器内等取物动作的获得为分离动作的完成提供保证。





小儿脑瘫,自闭症,语言障碍发育迟缓等相关康复知识尽在儿童康复家园网
网址:http://hebnaotan.com
联系电话:0311-89859987 0311-68075695(贫困救助咨询专线)
在线咨询QQ:1404747987  家长交流群:319888663





欢迎光临 儿童康复家园(小儿脑瘫/自闭症/语言障碍/发育迟缓等) (http://ertkf.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