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的训练
(四)阶段4的训练
此阶段的患儿词汇量扩大,词汇的导人可以从最常接触的图片开始,进行词汇的理解训练。词汇一般分为11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量词、数词副词、助词、介词、连词和叹词。正常两岁儿童词汇中各类词汇都已出现,其中以名词和动词占绝大多数。儿童掌握词离不开语境,名词、动词与语境联系最为直接。
1.词汇量扩大的顺序 ①先掌握有具体的动作或形象作为依据的词,后掌握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词。虽然患儿掌握的名词量大,但在交往中却是动词使用最多,这都说明词汇的形象性和动作性的特点。②先掌握重复机会多的词。如果一个词反复出现,这个词的语境依托就变得具体,患儿就容易掌握。③先掌握患儿感兴趣的词。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和感兴趣的日常事物、动物、食物、交通工具等开始。并扩大属于同一范畴的词汇,例如:动物和食物等,以促进范畴的内部分化;另一方面,患儿对词的形式即音响、节奏和韵律的兴趣,如单音重叠形容词:轻轻的、悄悄的慢慢的红红的等;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红彤彤、冷冰冰圆溜溜等;象声词:轰隆隆等。④先掌握能满足各种需要的词,与患儿日常需要有关的词,也是常用词,其中大多数是实词。
2.词汇量扩大训练
(1)名词的分类训练:目的是对常用名词的同一范畴进行分类训练。如:把狗、象、猫混在一起,进行动物类别的训练不容易完成,可用各种不同的狗、猫、象的玩具和图片进行分类训练,以形成动物概念的分化。
(2)动词训练:适用于名词词汇量已扩大、可以理解分类的患儿。可用单词进行训练,从有手势语的幼儿词(咔嚓咔嚓、哗啦哗啦)和动词句的形式,导人动词的训练。不能只用图片来训练,也可以同时使用游戏的方法。
训练程序:①模仿:做吃食物和切食物的动作,对应治疗师的操作,患儿作吃食物和切食物的操作。②手势语的理解:“吃”,患儿模仿治疗师完成用手拿并且放人口中的手势符号;“切”,患儿完成用刀“切”食物的动作并促进手势符号的模仿。③言语理解:训练患儿通过手势符号增加对动词的理解。④表达:治疗师边操作边询问“我在干什么呀?”,患儿能运用手势符号和言语符号回答治疗师的问题。⑤自发的表达:治疗师和患儿互相交换位置,如果患儿能自发地发出命令,治疗师可执行命令作出相应动作。
(3)形容词训练:适用于可理解名词和多数动词、但两词句少的患儿,以图片和游戏为主。2岁儿童已能使用少量形容词,4.5岁后使用量增长较快,6.5岁儿童使用的形容词可达206个,从物体的特征到事件情境的描述。
2 岁 初出现描述物体特征的词
2.5岁 出现饿饱、痛等关于机体感知的词
3岁 出现形容动作的词
3.5岁 出现对人体外形描述的词
4.5岁 出现描述个性品质表情、情感及事件情境的词
(4)介词训练;适用于理解形容词的患儿。需要掌握的介词主要包括:“在....之内”,“在....之上”和“.....之下”。在患儿掌握这些介词后增加:“在....旁”、“在.....前”和“.....后”等。
训练程序:①首先,训练三个地点介词,“在.....下面”、“在....上面”、“放...里”,可让患儿到桌子下面以增加兴趣。②用道具(杯子和玩具小老鼠)演示“在....内”,患儿独立完成放在....内的动作,用此方法训练患儿学习所有介词,如把小老鼠放在杯子内。③用立体东西开始学习平面物品,用接受性的语言要他“把....内”的东西给我,让其回答“在哪儿”。
患儿获得介词的大致年齡
2 岁 开始理解“.上”
3岁 开始理解“里、下、后、外”
3.5 岁 基本掌握“里”
4岁 基本掌握“上、下、后”,开始理解“前”
4.5岁 基本掌握“外、前”
4~5 岁 掌握“中间”
(5)代词训练:一般说来,大多数患儿运用代词都有问题,训练起来会很困难,因而要花费大量时间患儿才能掌握。“识别身体部位”的训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与患儿坐对面说“摸我的眼睛”,强调“我的”,从完全到部分辅助,逐渐撤销辅助,反应正确予以强化(奖励) ,直至主动按任意顺序完成。当患儿可以掌握“你我”时,下一步的训练目标为“他、她他的和她的”,可与游戏相结合。
(五) 阶段5的训练
此阶段的患儿主要学习组词成句的规则,能理解和自已说出被动句。
训练程序:①治疗师出示大图“猫被熊猫追”,让患儿注意观察大图中被追的动物。②治疗师将小图按“猫”+“熊猫追”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让患儿注意主语的位置。③患儿说出句子,治疗师可与患儿作相应的模仿动作或游戏来促进患儿对被动句的理解,反复训练,直至患儿能自己排列、理解说出被动句。
|
|